4月8日至9日,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维刚率队来衡调研环境保护工作。大三巴网站 资讯市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建新出席调研座谈会。
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主任会议经过研究,决定将郑建新代表提出的《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“一号重点工程”向纵深延伸的建议》列为2018年度重点办理的代表建议。杨维刚率省人大调研组此次来衡,主要就该项重点建议进行调研与督办。
杨维刚一行先后深入常宁市、衡东县、石鼓区等地,实地察看和了解了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多家冶炼厂的污染整治、株冶集团搬迁进展、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、污染区企业退出和群众搬迁、大浦工业园和衡东氟化学公司污染整治、合江套地区污染整治等情况和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。
按照省委、省政府统一部署,我市2016年开始实施“一号重点工程”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“三年行动计划”。两年来,全市共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项目373项,完成348项,完成率93.3%。2017年,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为优,15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%。
杨维刚充分肯定了我市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“三年行动计划”等五个方面取得的成绩。他指出,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,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打赢“三大攻坚战”,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是其中之一。湘江流域的保护和治理等环保工作更是省人大监督的重点。大三巴网站 资讯市在湘江流域的保护与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要系统协同治理、综合运用数字化管理等多种手段,依法推进湘江的保护与治理等环保工作。
郑建新介绍了提出此项建议的缘由。他说,湘江近年的治理成效有目共睹,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水清山绿的变化,享受到绿色发展的成果。这些为推动湘江保护与治理向纵深延伸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。他向省人大调研组建议,下一步要突出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,发展高端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制药、商贸流通等科技含量高和环境影响小的产业;突出重点领域的整治,抓好重点区域管控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、农村面源污染治理、水源涵养等,推进湘江沿岸生态绿地建设;突出机制、政策和技术支撑,大力推行真正的PPP环境污染治理模式;突出精准治理、精细管理,积极探索建立环保大数据平台,提升治理和管理的信息化、精细化水平。
郑建新表示,我市将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,以湘江保护与治理“一号重点工程”为总揽,坚决打赢湘江保护与治理攻坚战,展现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责任与担当;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举全市之力打造全国最美地级市;以最大决心和执行力,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。
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刘尧臣,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、副主任段志刚,副市长龚学余,市领导苏营参加调研或座谈。